2/13/2009

至於我,是跟一個完全不同的我,共好。



Hi, slalah,


哈!不除不快,這句話說得好。

談到工作問題,年輕的我也是“不去不快“的性格,
不知是為了自我安慰還是啥,
還暗自比喻是古代有風骨、不得官志的文人。
一旦不對勁兒了,
真是一刻也待不住,
概有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壯志豪情,
對於跟父母交代年年換頭家這件事,
也是個理直氣壯的藉口。

你說得沒錯,
呆在泥沼裡,也是需要勇氣的。
我幾乎遺忘了當初豪情丟離職單的樣貌,
有太多的考慮,也有太多的不敢,
經濟因素先別談,
如同你思考的,
沒有一天八個小時的填充,
我能做什麼?
能熱情積極的為小孩打點功課及生活嗎?
能安心在家等另一半等到深夜嗎?
能不等人、安心點盞燈看書聽音樂寫作嗎?
一天可以、兩天可以、三天可以、五分之四個年頭也可以嗎?
我發現,我越來越無法說服自己,
真正的我要的是什麼?
是單純的生活著?
還是有意義的生活著?
是以養大小孩為生活重點?
還是經營一個完整的自我為生活重點?

這是一個不斷辯證的過程。

剛從小島渡假回來,
我以為在美麗的Racha島上可以好好思考,
沒想到,完全變成一個癡呆,
只差沒對著美麗的海洋以及淨白的沙灘流口水。
天然美景真的有治癒人的效果,
喔,應該不是治癒,
是完全的遺忘。
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思考??

網路一直有問題。
你先看看我的照片http://picasaweb.google.com/eeff69/TheRacha090206090210#
再聊。

eef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